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丰富辖区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1月5日,团区委、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民政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志愿者协会于新春之际开展拓印福字手工DIY活动,让小朋友们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活动伊始,志愿者余老师邀请小朋友用福字组词并讲解“福”字的由来和含义。福字有“祈”“敬”“祝”的意义,福字的起源在甲骨文中为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经过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现在使用的福字。“福”字拆解结构左边偏旁“礻”为祈祷的意思,右边的“畐”可拆分为“一”“口”“田”,即人们希望上天赐福,得到田地,实现温饱,生活美满就是福。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紧接着,余老师为大家示范制作过程,再由志愿者们分发材料包,小朋友们开始制作。让大家在趣味性的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大家各自挑选喜欢的拓印模板,确定好模板在红纸上的位置,开始用海绵刷蘸取金色的丙烯颜料,轻轻地点在模板上的空白处,一点一点,迷人的金色印在红色的纸上和白色的模板上,让人心生欢喜。当所有的金色填满空白之处后,轻轻地揭开模板,漂亮的金色“福”字呈现在眼前,大家不由得发出阵阵感叹声,笑容也在嘴角绽放。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小朋友课余生活,也锻炼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趣味性和知识性兼而有之,小朋友体验到了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